《那只是我一個人的故事》——我們應如何感受「戰爭」
故事設定在2055年的澳門,當時戰爭籠罩著整個澳門甚至亞洲,人們活在隨時可能會失去性命的恐懼氛圍中。主角Anthony一家因為一場意外,誤殺了一名士兵,因而決定舉家遷移到澳洲(看來編劇也相信克雷姆納預言)。因為戰亂只能使用海路移動,在船上慢慢飄蕩,抱著失去身份的迷茫和惆悵,過著不知方向和時間的日子。這家人在戰爭中因著不同遭遇相繼離世。Anthony爸爸是在逃難時回家取兒子畢業證書和小提琴的途中,與士兵糾纏喪生;Anthony媽媽和婆婆是因為在船上遇到海盜,在保護好女兒後服毒自殺,一是保護自己的貞潔,二是因為她們已沒有了記掛的人——她們丈夫和兒子;Anthony妹妹Cristina則是因為染病致死;而Anthony是在難民營的抗爭中失去性命的。整個演出都是在講述Anthony一個人的故事,但其實好似在講述所有因戰爭流離失所的人的故事,這是一個承載著千千萬萬個相同的命運的故事。
就劇本或劇情來說,如果單拿台詞來看,這個故事就很「日常」,就是圍繞著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可能很快就可以交待完並略顯沉悶。編劇可能是想凸顯戰爭日常化,對整體的社會故事背景並沒有太多著墨,而突出戰爭處境的劇情是圍繞著「死亡」展開的。雖沒有看到原劇本,但感覺導演和設計師的處理已經蓋過原來的文本。
先說導演處理好了。在網上搜尋到的劇本章節列表和演出的次序是相反的,演出以倒序方式訴說,加上不停重覆的小事件去揭露整個故事的脈絡,有點像最近看日本電影《怪獸》,只是他不是用不同人的角度去講故事,而是以Anthony一個人為主軸的不同情境去慢慢掀開整個故事的面紗。第一個深刻的情境是Cristina和Anthony在討論那段被「封印」的小提琴的故事,後來才知道是與他們爸爸的死亡有關。這個片段重複了三次,由強裝高興,到傷感,到憤怒。可能是不同時期他們的心理變化?或是站在不同人的視覺流露的情感?這一幕是很觸動的。第二個是劇中使用的歌舞元素,演員們一言不合就唱歌,在一些本來應該很煽情的位突然就會用一首歌來代替,但很巧妙地全部歌都十分合符情境,甚至在爸爸回家取小提琴和士兵糾纏的那段很緊張的段落中,插入了印度歌舞元素。這種悲喜交雜的情緒真的很能調動觀眾,又或說是呈現了戰爭中苦中作樂的感覺。第三是每個角色在死後的遺言,像心聲一樣去交代這個角色的過往個人經歷,就好像在玩狼人殺的遺言。但在戰爭中的亡者又有何機會可以說最後一段話,在演出中給了這些亡者一個機會,讓他們不至於死得有遺憾,好像又是賦予了另一種死去的意義。最後是關於有意地把幕後的更衣展示於台前的部份,就像難民在遷移時或難民營中,那種沒有個人空間私隱一樣裸露。
服裝和佈景設計也配合到演出令到成件事很抽離又合理。整個佈景的意象好像一隻船,由很多不同的塊狀物堆疊,有點像是這個流浪路上堆疊的屍體。還有演員們的服裝,由不同風格的衣物拼湊而成,很有衝突但又突顯到難民只能接收不同棄置衣物的事實,同時令他們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特徵。
戰爭議題的戲劇是澳門少見的,畢竟澳門是一塊寶地所以很少談及,這兩年一直在看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的事件,總是一種漸遠漸近的感覺。對於「戰爭與和平」我們知道的太少,感受得更飄渺。但身處這個世代和地方不識戰爭,並不是因為承平太久的慣性,而是因為沒有被告知被教育,甚至被刻意「保護」。我們認識的戰爭彷彿只存在歷史課本,以及電子螢幕遙遠的世界那一端。其實只是一無所知,所以無法感受,覺得事不關己,但那不只是一個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