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老去的經驗,面對老去的終點:《午後陽光》與《喺度簽個名》
《午後陽光》:「新移民」、「老澳門」
「Todos Fest! 共融藝術節」已經來到第三屆,從第一屆在盧九花園春草堂講述長者故事的《一隅樹說》到這一次的《午後陽光》,「石頭公社」將年長者置於舞台中央,邀請她們講出自己的人生故事。「以身體展現午後陽光的美」,宣傳語如是說。在《一隅樹說》和《午後陽光》中都用了樹來指代老人的人生經驗:歲月在樹上刻出年輪,人承載著歲月的記憶;《午》選址東方基金會,表演一開始先用東方基金會中從世界各地飄洋過海的植物,與老人們當年移民來澳門的故事呼應。老人們一邊行一邊介紹樹種,隨後在花園裡活動,再步入正在舉行霍凱盛《東方酒店》展覽的室內空間。由於事先已經看過展覽,我可以理解並感知到畫中的大航海時代,掛在牆上的是更大的、更廣袤的世界,更具想像力的現實,而她們的故事具體、處處危險卻又無所畏懼。
室內的表演被分成兩個部分:首先由主持人介紹澳門新移民的定義(即1979年後從中國來到澳門定居的人士),隨後由婆婆們講述自己來澳門的故事。她們來澳門的歷程都不盡相似,但都在1984年政策改變前落腳於此:和姐妹游水過來、依親,但更多的是跟隨老公。丈夫和孩子來了,她們也就來了。恰好是一群女性表演者,在每一個人講完自己的故事之後,便開始前後搖擺身體,像沖上岸的浪花——牆上掛著畫家筆觸下時代的浪潮,眼前呈現的是個體如何度過的浪潮。其中一個婆婆講到1980年來澳門時,因為不認路也沒有地圖,在海上望著太陽升起的方向漂了三日才到澳門。恰好又是一群移民,她們講的粵語有不易辨識的口音,而這群80年代的「新移民」在這裡的時間足夠久,久到成為「老澳門」。別忘了,澳門正是一座移民的城市。
演出的後半段讀了當年移民過來時與鄉下親人的信件,有現場朗讀也有錄音。我很驚訝於她們能夠如此直白地講出——媽媽,我愛你。(該封信件落款日期為2000年後,而非1980年代,創作人指出後修正)錄音中播放著丈夫的聲音,對妻子一樣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愛意。然後是更多的肢體動作,舞動,她們年歲已高卻在練習之後能夠通過肢體動作和互動進行自我表達,這正是「共融藝術節」的價值。
與第一屆「Todos Fest!」的《一隅樹說》相對照,《午後陽光》的故事、道具設置都有些鬆散,或許是因為表演者年紀更大的緣故,無法像《一》那樣有緊湊的排演。此外,這一次呈現和《這是再好不過的年紀了》表演中的問題比較相似:她們當年作為新移民的體驗如何,年年歲歲將她們沉澱成「老澳門」時人與這座城市的連結還有什麼?《一》當中用木磚代替城市中的樓房,表演者的生命體驗便發生在這些磚瓦之間;《午》成功讓這群表演者、讓長者在劇場活動中被看見了,但沒有充分呈現她們的特質。至於在展廳內表演——人若是不與畫作互動,它們只是靜靜地被懸掛在牆上,如何連結作品與作品中的故事全靠聯想。
《喺度簽個名》:換誰可以帶來改變?
同一天裡的兩齣戲,一個講老年人如何重煥光彩,另一個則講老去的終點要如何收場。講臨終關懷,故事主角漢哥完全隱形,僅僅通過錄音和家人補充來呈現漢哥「想要什麼」,表演的空間變成家人的角力場。一張飯桌、一個沙發、靠牆的位置放了輪椅和捲軸,斜角的背景牆後是「漢哥」的房間。在思考病床上的老人處境如何時,家庭關係中受到最多壓迫的角色便被放大了。不想留下遺憾,因此⋯⋯希望能夠減少痛苦,於是⋯⋯家人們因為各自的認知和承擔的壓力而為躺在病床上的成員做出選擇:作為女兒的霞姨想要辭去莊荷工作,在家照顧父親的最後一段時光;作為孫女的阿怡想要送阿公去康寧中心,紓緩治療或許能夠緩解他的痛苦;缺席家庭許久的華叔希望能夠請個看護,緩解其他成員的壓力,這個選擇是大家想要的嗎?是不會讓所有人遺憾的決定嗎?
那麼,換誰可以帶來改變?換夾在舅舅和母親之間的阿怡,還是換作為主要照護者還要輪班的霞姨?同場觀眾選擇從霞姨的角度出發,第一個選擇在衝突即將被激化時軟化下來,講出自己的感受和顧慮,以回應女兒阿怡堅持去康寧中心的想法;第二個觀眾則在表露不滿之前就收起情緒,一家人把話講開——不指責不抱怨,在飯桌上好好談。相當於在劇場裡演出理想中的家庭關係,結果當場也有觀眾分享,自己家裡的情況就是父親心態好,最後病情也好轉了。看到女兒、兒子、孫女為了各自堅持的立場而爭吵時我甚至有些不忍,明明誰都沒有壞心思卻無法讓對方理解,不正是家庭溝通的常態。論壇劇場中創造的對話與交流的空間令其他人看見「這並非沒有可能」,發現問題、改變關係的能力,其實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這是我看過的第二場論壇劇場,相較於上一次《在家.工作》個人來說共情更多,但每一種選擇都還是基於個體的「換位思考」,在嘗試改變之後由演員再去解答「為什麼當初沒有這樣做」,令觀眾對照顧者的困境有更全面的體察。在劇場的環境裡談這個問題,甚至是在還未面對這個情況時就思考、討論,好像一場面對臨終時的演習。演出名《喺度簽個名》中「簽名」這一行為被弱化了,意味著在最終決定的一刻之前都有機會改變,這亦是論壇劇場的核心:觀眾參與。
在做出選擇時,有近三分之一的觀眾選擇請看護在家,最後同場觀眾的決定是送阿公去臨終關懷中心,但事實上當前的康寧中心只是一個類似醫院的照顧場所,並不能在身心靈各個緯度上全面照顧。在《澳門長者面對死亡焦慮的現狀調查》(周嘉琪,2017)中提到澳門長者死亡焦慮總體處於低水平,60歲以上老人最焦慮的前三位分別是害怕痛苦地死去、害怕得癌症及害怕接受手術。(註1)這與故事中不願做化療的漢哥有些相似,但觀眾也無法確定他害怕的是與家人分離還是害怕面對漫長痛苦的臨終。
《午後陽光》中主持人講到澳門到2030年會成為老齡化城市,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老人(此處最初記憶有誤,經主創人告知,演出未提及上述數據;根據城市大學研究指出據《澳門人口預測2016-2036》之預測,澳門特區長者人口(65歲及以上)比例將在2026年上升到16.0%,在2036年將會上升到19.9%) (註2);與此同時,《喺度簽個名》開場前用華人談論「生老病死」時對「死」諱莫如深的態度說明了在當下缺失的生命教育。暫不論這兩個演出做得「好」還是「不好」,起碼在少人談論這些議題時,劇場還會提起——而我還在好奇他們會怎麼提起。至於把議題顯化之後要如何在社區、大眾之間推廣普及,這便不完全是劇團的責任;政府、社會要怎麼做,可能走到那一步才會想到了。
註1:周嘉琪,朱明霞 & 伍慧兒. (2017):〈澳門長者面對死亡焦慮的現狀調查〉。Chinese Medical Ethics。
註2:相關報道見 https://rmo.cityu.edu.mo/news_list/17
節目:Todos Fest! 共融藝術節《午後陽光》
團體:石頭公社主辦,梳打埠實驗工場演出
場次:2023/02/11 15:00
場地:東方基金會
節目:喺度簽個名
團體:卓劇場
場次:2023/02/11 20:00
場地:戲劇農莊黑盒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