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藝術節評論《虛域》
澳門「卓劇場」帶了觀眾到虛擬的網路世界去窺探人為什麼要創造另一個身份。一個有戀童癖的男人設立了一個網站,讓人能成為另外一個人,一個虛擬的化身。這個世界裡的女生都是不能長大的小孩。一個女探長莫麗彤為了要找到這個網站的幕後推手,進入了這虛擬的世界,化身為一個名為「栗子先生」男玩家。一個老年人杜先生也加入了,化身為一個名為瞳瞳的女孩。這一切複雜、虛與實的關係都逃不了「父親」這個糾葛。每個角色在不同層面上都在「找」父親,彌補自己缺乏的「父親之愛」。這不僅是純粹的父愛。這個議題是很貼切的,因為很多人與父母的關係都不是那麼順利。我所說的不只是表面的生活關係而已,而是自己內心裡的「父戀情結」。
在這個後互聯網,稱為《虛域》的世界,人只要登入這個網站世界,就能作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唯一沒有的是身體與身體的親密接觸。最引人深思的是兩個人在虛擬的世界裡相戀後,在發現彼此現實社會裡真實的身份時,他們還會相戀嗎?如果不會的話,那在虛擬的世界裡所發生的戀情便是一種投射,而現實裡彼此之間的關係卻是人性最真的一面。演員們都盡力把角色裡的雙重面向以及兩層的情緒表達出來。可惜的是,舞台劇式的呈現手法限制了主題所能發揮的潛能。舞台上的佈景本身就是個限制。像淋浴簾子般的舞台佈景雖然能將表演區隔開,讓舞台更有深淺,但是過度的開關簾子卻是個視覺干擾。另外,投影雖然可以給舞台增加寓意,但是絕大多數的影像也只是點綴而已,它們在戲裡所其意義沒有清楚地表達出來。舞台上的維多利亞式的家具,其媚俗美學似乎與互聯網的未來格格不入。這些舞台上本是要給觀眾多層意義的元素,卻分散了觀眾給角色的注意。
另外,人的思想的無限可能也沒有充分地給予發揮。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什麼事情都可以發生。每個匿名的個體都是戲裡所謂的「網影」。網路上是很難分出真假的,身份認同僅變成了一個電郵地址,每個個體可能是男或女、老或少,沒有區分。更為重要的,是人的想象之無限可能。戲裡角色的最終逃避的選擇竟然是用斧頭「殺死」女孩,這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其實更複雜的是為了愛情而糾纏的執著,一種愛與被愛的不捨,讓角色不能逃出這循環的處境,才是人性的真實面貌。性愛的多元性可能才是這個秘密花園的主要功能,一個讓角色身體裡所壓抑,最真實,讓最原始的情緒外洩的機會。作品裡對同性之戀情的連結也不夠清楚,且毫無意義。最後杜先生與賈先生互相示愛的總結篇可以省略;女探長莫麗彤所扮演的「栗子先生」在「虛域」裡和女孩(隱喻女同志的表徵)並沒有交代得清楚。
最終,角色都以悲劇收場,似乎要帶出一種導瀉作用,可惜觀眾都對此不以為然,問題在於觀眾在全劇過程中沒有被帶到其高潮點,難以試圖體驗角色的經歷。體驗是劇場最重要的重點,形式、內容、敘述以及質感都是營造觀眾看戲體驗的重要元素,拿捏要恰當方能給觀眾足夠的空間去想象。《虛域》探討的是互聯網的未來,非常貼切也迫切,也是人類在情緒上的延伸體驗的最終場域。
文章轉截於:Facebook│Theatrex Asia│網誌│澳門藝術節評論|虛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