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的探索——觀第二十九屆澳門藝術節後感
舞蹈及裝置劇場《洞穴爆發:奇異毛球》由獨立藝術家黃翠絲、毛維和比利時藝術團體Ersatz所創作,舞臺設計由Ersatz創辦人Camille Panza、來自法國的Pierre Mercier 和Marie-Laetitia Cianfarani的裝置設計、插畫視覺元素所組成,演出的亮點為肢體的運用、纖維物料的使用和循序移動的演區,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演出者的服裝物料,像是以白銀色纖維線絲編織而成的毛衣,在表演者穿上後,外形極像「雪怪」--一種傳說中的神秘長毛雪人。表演者運用該物料的特質,探索移動中的肢體與其運作空間之間的關係,並創造出獨特的舞蹈動作,使人有種演出者與纖維毛髮融為一體的感覺,舞動中的表演者如同「移動的裝置」一般。
隨著演區往後移動,觀眾需要突破兩層「壁膜」才能達到最後演區,第一層的「壁膜」為黑色纖維的物料,做成屏幕後,完全覆蓋和切割長形空間的一面,而觀眾則被「困住」在封閉的一邊,其後創作者以光、物料與舞蹈在屏幕後方移動,並以手指戳破物料來主動消除與觀眾之間的屏膜, 其意象像是不知名物體或是細胞在黑暗中移動,而舞者以身體語言去撕裂「觀看區域」與「表演區域」之間的隔膜,引導觀眾進去第二個區域,有一層由幾塊長條型、類似白色雪梨紙組合而成的大塊屏幕,在幕上看到有物體在燈光前跑來跑去,時而形成巨大的身影,時而形成快速滾動的黑球,最後由強風所吹起紙條,而看見最後一個演區。由抽象至具象的過程,與萬物形成的過程很相像,從光、物、液體、實物,簡單元素組合成複合物,到達一個奇異星球,一切循序漸進而不具有違和感。整個演出在最後的場景透露了更多讓觀眾解讀的線索:「雪怪」的剪影剪紙、乾冰、呈流狀的凝固物體等,原始、冰洞般的設置,猶如穿越到原始時代,整個探索的過程讓人不停想像,不斷處於對於面前神秘生物和周遭環境轉變所產生疑問的狀態,而這種製造想像、對自我存在的探索,正正是演出所冀望探討的。整體來說, 觀眾在探索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與主題存在、萬物生長的呼應,以至服裝作為裝置的運用,使物料的變化、移動變成裝置的一部份,是挺成功的一次嘗試和演出。
同樣以物料和身體作為主要元素,有「石頭公社」的《山水賦》,《山水賦》由莫倩婷編導、演出,並由聶雯婷設計視覺及燈光元素,在演出中運用了泡沫、顏料和塑膠充氣墊,在台中間放置了一個長方形大池,池的中心有一座大型泡沫山,外形如同傳統山水畫中的「山」的形狀,其後創作者以泡沫山創作了一系列不同的山水畫,開首身穿白袍和頭戴防毒面具的演出者,以板子一下一下地將地上的泡沫排成道路,其狀態像是在玩耍與工作之間徘徊,其後以燈光和顏料在泡沫山上創作,呈現了不同形態的「山」,如青、綠、藍、黃的顏色,猶如看到了青綠山水的立體版,最後泡沫溶成水,山亦不復見,剩下的只有外型像城堡、大型機器的透明充氣墊。對於泡沫特質的運用,與環保、城市環境問題的探索也有關聯。泡沫給予人一種童年、歡樂感覺的同時,其特質也是轉瞬即逝、短期的,還有潛在危機等意味。在此作品中,物料是不停變化的,《山水賦》表現了對於該物料的實驗性探索和嘗試將其特質運用在主題探討上,是次演出像是創作者在舞台上呈現,現階段所想及的批判思考,在舞台上畫著帶有諷刺意味的「山水畫」,書寫著三維的詩的同時,也隱喻著傳統在當代環境中隨著時間的流逝。
《洞穴爆發:奇異毛球》和《山水賦》皆以實驗方式探索了身體、物料與裝置的關係,將重心放在物料的處理和轉換,《洞穴爆發:奇異毛球》使用了變動的物料,使得原本靜止的纖維線絲,化成了舞動、移動的身體裝置,而「石頭公社」的《山水賦》則運用了物料變化的特質,以泡沫來創作,強調「在場性」物料的探索。
*本文作者為第二十九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
演出節目︰第二十九屆澳門藝術節《山水賦》
演出團體:石頭公社
觀演場次︰2018/05/19 20:00
演出場地︰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
演出節目︰第二十九屆澳門藝術節《洞穴爆發:奇異毛球》
演出團體:黃翠絲、毛維(香港)及Ersatz(比利時)
觀演場次︰2018/04/27 20:00
演出場地︰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