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於市——《九聲》中情慾湧動的都市圖像
還記得當年在台灣讀書時,國音(台灣漢語注音)老師一直對於我們這些用粵語的人不需要用拼音也能發音感到嘖嘖稱奇。自此以後,一直覺得粵語這東西很澳門——或許我們不知道每一條街道名,卻有辦法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目的地,就正如我們說不出粵語有哪九聲,卻總能發出每一個音,而每一個粵音,都是我們身份認同的重要一環。
劇場空間的錯置和佈局
在走進劇場之前,劇場體驗就已經開始。在南灣舊法院看戲,你得從中間的樓梯拾級而上,感受法院肅殺的氣氛;而走進巴黎人劇場欣賞《九聲》前,你無法不穿越華麗精緻的綜合度假村。這裡是資本主義的巔峰,眼前一幕幕極致奢華的奇觀都是為了消費的慾望而建,正與劇中描述的「食色於市」不謀而合。
「九聲」出自粵語的九聲六調,《九聲》圍繞現代人的寂寞、存在、情慾及身份認同等精神課題展開,是一套結合肢體、現場音樂及戲劇元素的作品(註1、2)。從觀眾席望向舞台,開始時表演區左側是一個包含圓環的大型裝置,主要用作形體表演;中間有床、沙發和衣架,是戲劇主場景,而右方設有玻璃房,是這次表演新加入的AR互動主要區域。
近年來不少樂團和劇團選擇走入博企內的表演場地。不少這些表演場地上演較大型的歌舞和演唱會如魚得水,卻與在文化中心或南灣舊法院上演的中小型演出相去甚遠,搬演時對創作團隊是一大考驗。《九聲》曾於三個不同場地演出,而是次巴黎人劇場共可容納1,200人,觀眾區既寛且廣——而《九聲》是一部需要細緻地觀察和欣賞演員情緒和表情的作品,尤其玻璃房內的形體表演距離觀眾席較遠,筆者坐於觀眾席AR區域一旁,視線偏側,難以捕捉演員形體和表情神韻。表演後亦有坐在高處的觀眾反映距離太遠,令觀演經驗大打折扣。
都市之中,誰還可以免疫?
《九聲》是「以九場當代音樂和表演組成」,但幕與幕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場指示,且演員多番輪流在不同場景出現,亦有分演多個角色,有些角色具連續性,有些則不甚明顯,因此九場表演之間劃分並非涇渭分明。這種利用不同場景拼貼的手法,不禁令人聯想到譚智泉曾策劃的另一部作品《愛與資訊》。然而,《九聲》卻迥異於《愛與資訊》密集的戲劇強度,其形式和節奏更趨多元,卻同樣以眾生相拼湊組合:追求性歡愉玩樂人生的少女;害怕自己不夠男子氣概的丈夫;「完美」的健康女性;飾演不同角色、探尋表象與現實真諦的演員,組成一幅社會病理學圖像。
《九聲》中故事並非由相同的故事線串連,因此現場音樂(效)所呈現的音感以及情感的堆疊累積構成了意義,並成了作品不斷推進的力量,也是觀眾理解作品的重要指向。作品的其中一個靈感來源是《情緒之書》,作者蒂芬妮.史密斯(Tiffany Watt Smith)在書中提到,要將情緒統整歸類,就像將天上雲朵歸類一樣困難,然而,那些轉瞬即逝的感覺,卻是探索人性的重要工具,她如品酒師般,探討人類種種既熟悉又罕見的情緒(註3),而從作品看來,這些幽微而且無名以狀的情緒和慾望,正正是我們難以通過社會規範的經緯所定義、監察和管理的邊緣位置。
《九聲》要處理的議題其來有自。在防疫政策的背景下,個人自由和公共利益的衝突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核心議題。從健康碼、隔離措施到疫苗政策,政府對個人自由的監控系統更趨精細嚴密,自我的身份在社會共同價值的壓迫下無處安放。導演譚智泉就曾在演後座談中表示,劇中螢光綠色道具代表了可以成為任何東西的綠幕,象徵冒牌者。因此對這部作品而言,資本主義崇尚的原創性或許只限於品牌商品,但劇中人需要以不斷的成功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以確認自己不是「冒牌」的成功人士。如果異性戀的婚姻和穩定的感情是我們習慣的主流,那麼《九聲》的故事中兩個女性之間在情人和朋友之間游走的關係,就正是「法」外之地;要是父權是我們社會所崇尚的體制,那麼劇中角色的男子氣概不足就自然成了男性心中的恐懼;而角色對健康的極端追求之下所壓抑的,卻是對垃圾食物的慾望。對於飾演「演員」的角色而言,身份認同更是焦慮:要是「我」的作品必須依附於某一角色之上,那麼「真我」又何處可尋?
作品中的其中一段形體表演,正是由演員在布下舞動身體,並由AR記錄其軌跡,於屏幕上呈現,在在顯示了人在系統表裡不一的張力。如此看來,恐懼和慾望都是我們體內被排斥和壓抑的部份,都呼喚著對文明的不滿。《九聲》氣氛陰鬱,劇中人深陷於精神荒蕪、五味雜陳卻令人難以掙脫的反烏托邦中。然而,作品中的憤怒、愛恨交纏和情慾湧動,都是我們日常的一部份。九聲六調的眾聲喧嘩之中,觀照著獨一無二的自我;唯有在這些情感和慾望之中,我們才獲得真正的自由和救贖。
註1: 第三十二屆澳門藝術節,〈九聲〉。https://www.icm.gov.mo/fam/32/cn/content/3905/。
註2: 藝術節的網頁把《九聲》描述成「多媒體聲景劇場」,但筆者實在難以判斷這個定義是否精準。或許《九聲》本來就是一部難以術語去定義的作品。
註3: 澳門藝術節Facebook專頁,〈從《九聲》探索情緒世界〉。https://www.facebook.com/MacaoArtsFestival/photos/5077711955629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