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家庭》︰劇場與網絡的媒介
小城實驗劇團演出的《國民家庭》,故事圍繞住一個經營自己網紅頻道的家庭,為了增加點擊率和人氣,一家人不斷製造出不同的話題系列,仔女整盅父母,父母將自己及仔女悉心包裝營造的網紅形象工程等等;最終,這個家庭在劇場裡所發生的嬉鬧故事,有關於網絡的,也有是這個家庭裡的惡作劇甚至角色間的矛盾,從而誘發角色間的衝突來戳破這些故事,並作為連結下一場戲的開端,成為這個戲的規律。
這個作品以網紅為了點擊率的網絡生活為題材,的確是很切合這個時代的話題。然而,隨著網絡的發達,有關網絡和人性的題材有著無盡千奇百怪的故事和發展可能性。現代的網絡明星,「遠至」 2014年前後已有的直播食飯睡覺熱潮的、直播主開箱帶貨、詭異題材主持、各類情色或性慾銷售的、乃至近十多年各類youtuber有關知識性節目或小趣味玩意讓你點讚等五花八門種類,紛紛改變了時下我們對於接收訊息的習慣。國民家庭的網紅故事和角色的鋪張,可說是避開了要討論上述關於網絡世界和現實間事件性的關聯,卻從故事內不斷整盅演員、拆穿父母子女的虛構、一個比一個大話更誇張的嬉鬧表演進程中,透過走在跟觀眾玩耍一個關於真實、否定相信劇場和演員的挑戰,也以劇場回應當代網絡生態,對何謂「真實」作出挑戰。
從弟弟一角在家庭中,本為殘障人士需終身坐輪椅的一個角色,自行在故事內的直播期間施行神跡站立走路開始,故事裡的網紅家庭形象破滅並遭網民唾棄,隨即展開網絡故事的真實性失效,類似的方式及後也一直被運用在中斷觀眾或讀者對於故事內容的投入,最終,觀眾即使錯過劇中任何一段故事,也不會影響對於觀賞這個故事的想像,體驗就落在演員當下間的表演樂趣。當中,特別考驗到導演和演員對於每一段故事的演繹和節奏上的掌握,角色間創造或鋪排前段情節氣氛,引誘對手或觀眾入甕去相信事態的嚴重性,隨後推向衝突的歡笑或嘲笑陷阱,算是概括了這個作品的一套程式編碼。在一個多小時內,重複同一套大同小異的劇本程式語言,對於演員間的默契,選擇控制場面的時刻,或讓拆穿謊言的場次中失控之演繹,若演員保持著表演的新鮮感,方能較順利的帶領著觀眾一次又一次走進作品的假設,讓角色和劇情再次失信於觀眾的訊息接收和想像。
網絡世界與真實和現實是否劃上等號,當代的網絡讓真實與否的重要性也開始變得模糊,也有不同的作品就著這些話題作出思考和創作。同時,劇場早已不只是僅以嚴肅的觀演模式,設立觀眾和演員相互信任的時空,來呼喚觀眾對角色情感的認同去思考等傳統理論。《國民家庭》的作品其實是做了一次觀演關係的實驗,若是傳統劇場的功能和信任程度(註)一同改變或者貶值的時候,劇場這一個傳播媒介就變成像網絡的社交平台或TikTok的短片般,集中以短時間的效果或大喜大悲的煽情來吸引觀眾為主體,毋庸累積太多思考和想像空間,剩下的就只有看演員的渾身解數,以及舞台版本的濾鏡和剪接效果,以衝擊觀眾的點擊量和瀏覽時長。
註:觀賞者與角色之間對虛構世界,創造一種認同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種認同作用不斷被革新或再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