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情》:一場戲曲實驗的未了情
戲曲與現代劇場互相借鑑甚至融合,內地、台灣以至香港已有實踐多時,在澳門卻似乎是近年才得一見的事。澳門的本地粵劇長劇演出本來就不多,即使有不少資深的實踐者與教育工作者像朱振華老師,一直費盡心力去進行本地粵劇的教育與提升,但傳統粵劇發展仍然有其局限,更何況要進行美學及題材上的革新,確是難上加難。
所以近年看到澳門藝術節中有新編粵劇的演出,心中仍不免有些欣喜,例如年前由穆欣欣編劇、佛山粵劇院製作的《鏡海魂》,雖然在題材或意識型態上有一定爭議性,但在表演層面看來,其專業性與藝術性是澳門粵劇演出中難得一見的,又例如去年藝術節同樣由朱振華領軍的《聊齋魅影》,將本地粵劇演出放在相對現代化的劇院中製作,進行售票演出,這些都是看來普通但對澳門粵劇製作與觀眾而言,十分少有的事。可惜因檔期關係沒有看到《聊齋魅影》的演出,所以今年得知朱振華老師再埋班演《天鴿.情》,便抱著較大的期望進場。
戲曲融合現代劇場手段,其實有不同的進路,例如以本身觀眾已十分熟悉的戲曲故事,加入現代劇場手法進行改編,這樣一來少了點新編劇本的負擔,觀眾也可以更集中看美學上的新嘗試。另一種則是連劇本都是新編的,當代的故事,以更貼近觀眾所處的社會現實,像這次《天鴿.情》的嘗試。這樣的實驗所面對的挑戰可想而知,尤其在劇本的編寫上,如何顧及情節的現實性又能與粵劇的表演美學相接軌,肯定需要更長時間的考究,更多方面的實踐。
老實說,《天鴿.情》在故事的意識型態上較難與年青觀眾接軌,在資訊發達的時代,一場全地區性的天災,它有它的人禍問題,但劇中完全和諧掉,甚為牽強,是真正經歷過這場災難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然而先撇開內容的問題,就整體製作而言,燈光佈景、場面轉換等部份最容易獲得現代劇場的技術支援,澳門現代劇場在技術層面上已走向專職化階段,人才充足,可是在首演當晚,不論轉場速度、燈光明暗、字幕的準確度等均未如人意,彷彿仍處於技排階段,技術的整合度不但沒有提升了演出,反而令演出更形鬆散。再加上幾次有演員唱段失準,也令人看得不是味兒。
幸好朱振華、賴瓊霞兩位的對手戲仍然保持水準,而年輕一代莫穎霖雖有少失準,但亦展現了澳門粵劇新晉的可喜實力。唯在一些擬話劇的場面,舞台調度上十分呆板,群戲經常一字排開沒有構圖與焦點,粵劇演員對於一些話劇式的演出也信心不足,節奏拿捏不準。
多媒體的部份現在只是一面台詞、表演上本來就已很清晰的背景板,反而影響了觀眾欣賞演員表演,如再向多媒體粵劇發展,宜多往寫意而非寫實的方向思考,多發揮戲曲美學的寫意特點。
縱然,整體演出未如理想,但作為一次從題材、美學上都進行重大實驗的《天鴿.情》還是有其價值的。我敬佩像朱振華這輩本地粵劇藝術家,仍有實驗、提升的精神,更期待這樣的嘗試不要停下,但必須多聽真意見而非恭維話,讓澳門本土粵劇創新更往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