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劇評:《愚徹》、《Galatea X》及《吃》:技術與概念
先簡介一下《愚徹》、《Galatea X》及《吃》的來源。在九月,我們迎來以當代舞蹈為主,名為「舞・當」(取「當代舞蹈」的「當」及「舞」兩字而成)的演出展演。前身為「澳門現代舞週」,「舞・當」本年度再度集合四維空間、澳門極舞館及詩篇舞集的舞蹈演出,包括來自兩岸四地的「Dance Lab Project」當代舞演出、《獨舞/雙人舞展》及澳門舞者聯合演出。題述演出就是「Dance Lab Project」中的演出。
《愚徹》:模稜兩可的創作概念
詩篇舞集的《愚徹》由本地編舞何雅詩聯同創作舞者一同創作,有趣的是,其中一位舞者謝嘉豪卻不在演出資料之中。演出創作靈感源自日本現代書法家的書法藝術,用身體想像書法,呈現形式主要是由身穿黑白色調的創作舞者演出獨舞、雙人舞及群舞,其中潘芷韻和梁曉瑩的雙人舞及梁奕琪的獨舞段落中分別運動中國舞常見的扇子及水袖。觀演所見,演出動作主要組成是手部動作,包括單手揮動及雙手運圓的重覆動作,狀似書法的運筆。
從舞者的衣著、道具及手部運動的形式的確能夠令人聯想起書法的墨、紙及書寫的概念,也能與多數舞者的中國舞根底作連結,應能助舞者發揮。可惜的是,由於此演出並沒有明顯故事線,而演出卻偏偏壁壘分明地分成數段,以致演出本身更像舞段展演,各段落隔閡明顯,往往僅是舞者一邊退場又一邊進場,舞段之間的連結欠缺,實在難以感受到整體意念。另外,僅就各段演出來看,舞者的表現大相逕庭,如謝嘉豪的表現較之前在文化中心演出的《危險關係》理想,也許是僅需呈現特定狀態的結果。另外,勞翠盈的獨舞段落也較突出,將手部的往復動作準確執行,瞬息中會感覺到點點書寫的意象。總的來說,《愚徹》嘗試透過一致的動作及色調表現概念,部分舞者演出狀態較為理想,惟整體編排未見突出,成品的概念未成功透過舞者的身段呈現。
《Galatea X》:技術精準的敍事舞蹈
由Neo Dance HK演出的《Galatea X》應該會是此幾個演出中最受觀眾注目的段落。演出關於雕刻家Pygmalion愛上自己創造的雕塑Galatea,後者被賦予生命的同時,前者也被後者塑造的雙人舞。該舞蹈主要是快速的芭蕾舞動作,動作的意圖明確,接近戲劇演出,舞者運用身體的動作細節非常多。雕刻家或雕塑在雕琢過程的動作細膩,如雕塑對雕鑿工具的反應,清楚展現雕塑與雕塑家之間微妙的情感。總的來說,演出雖偶然有面容扭曲,過度誇張的演出,卻無礙整體觀演感受,從欣賞舞者身體的角度來看,是賞心悅目的演出。
《吃》:點子多多的概念演出
沒有甚麼演出資料可供參考,澳門四維空間的《吃》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概念演出,是把「吃」這個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進行的活動置於演出空間中。演出由本地編舞洪振宇及台灣編舞許程崴合演,由兩人各自及共同在演出空間中進行一系列的「吃」,拼命吞沒枱上的食物、裝作優雅地邊吃雞腿邊共舞,及邀請觀眾吞下充滿芥末的壽司,等等。這些形象及誇張的日常行動都會令人聯想自身的生活體驗,例如吃與慾望、征服、權力及參與的連結,沒有太多的修飾,是非常直接的讓觀眾理解藝術的方式。只是,這種分散的短暫體驗就像曇花一現的瞬間,觀眾未必能即時將吃與其他門別的知識作連結(我的經驗是朋友告訴我完全不知道演出在做甚麼,就是吃)。另外,最後一段兩人複誦英文字母的雙人段落也把之前幾段的連結破除,使演出的方向變得混雜。
如果有再多一點演前的知識分享或演出資料介紹,也許會更能帶動觀眾理解概念型演出的欣賞方向,從而將這些本來就直接取自生活的演出,推及更多已經將生活及演出劃得涇渭分明的觀眾。
小結:技術及概念演出的分野
這個晚上的三個短篇舞蹈演出各有特點,《愚徹》力求通過舞者的身段,呈現書法的美感;《Galatea X》的演出著重透過舞者使用身體的技術刻畫角色;《吃》則不強調舞者或舞蹈,就是直接擷取生活中吉光片羽的概念演出。僅從這幾個短篇來看,香港的舞者能較為純熟地運用身體,而本地的舞者使用身體或編作演出的技術未如理想,可是卻有一些特別的概念有待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