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場刊,演出完結後可怎麼看?澳門劇場文件展策展記事
⌘O是甚麼?⌘+O是蘋果電腦上的快捷鍵,在微軟上則是Ctrl+O,兩者意思一樣,都是打開檔案或程式的指令。過去十月與「劇場文化學會」一同策劃《⌘O——90’s澳門劇場文件展》,正是用了這個符號帶大家按下鍵,打開五十六份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九年期間的劇場場刊。
「打開」,是整個展覽的關鍵詞。平日的展覽一般都把展品好好地陳列出來,但今次要求參觀者多做一個步驟——由被動地接收資訊,變成主動地發掘資訊——打開文件夾,翻開「快勞」才可看到裡面真正的主角。「打開」的體驗,源於當初收到太多物資。確定合作後,莫兆忠提供三箱文件,還有一架的文件夾,藏著海量的幾乎全都沒見過的場刊按年份放好。每打開一個文件夾,都發現每個年代有著不同方向的題材和設計特色,只是太多的資訊反而令人對主題感到迷惘。毫無頭緒之際,把心一橫將這個過程變成展覽主題,就由九○年代開始。
留白的意義
九○年代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年代,這是筆者剛出生的年代,雖沒看過當中任何一齣劇,但裡面卻與現實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中葡對照的資訊喚起殖民時期的語境記憶(我們也順道把中葡對照放進今次展覽中作呼應),大量陌生的劇社名字如「晴軒劇社」、「海燕劇藝社」、「澳門文娛劇社」、「朗妍劇社」、「青苗劇社」等現已不復再,但時有聽聞;九九年前我們還有澳門市政廳、澳門文化司署、澳門教育暨青年司,九九年《莊周蝴蝶夢》中首次出現了澳門文化中心;社會上人人都說「大灣區」的時候,《穗、港、澳話劇新秀匯演》、《穗澳學生話劇交流》、《穗港澳大專學生戲劇匯演》竟顯得多麼奇特。這一切,都像是為自己所認知的生活和歷史補充一樣。
正值回歸前夕,九○年代的確出現《壹線傳真》、《一則沉淪啟事》、《認真瘋騷——一個人在台上真人表演》等明諷隱?社會狀況和探索身份認同的作品,同時也頻繁舉辦跨城市匯演,也有許多青春劇如《陽光拍子機》、《少年十五二十時》、《青春三面睇九九》,若只用一個主題去定義這十年,似乎未夠貼題。記得向阿忠解說展覽概念時筆者笑說,希望展覽沒教育意義,是的,那是想以一種引領觀眾探索為動機的姿態去展示作品,而非整理什麼脈絡出來。正因為想觀眾抱著單純的狀態去打開和發掘每一份場刊,展區亦因此以白色作主調,以減省視覺上的干擾,而每一份場刊都獨立地放進文件夾或公文袋裡,待人打開翻閱,光看設定,是完全沒有文字和圖像語言的存在。
歷史由誰書寫?
作為前儲物症患者,場刊曾經是筆者眾多收藏品之一。展覽、劇場、音樂會的場刊都有,有些夾著票尾,有些附送貼紙和明信片等。部分是因為節目好看,也有部分是因為設計得好看,不捨得扔掉。直至後來慢慢清理雜物,才把它們斷捨離。一份場刊明明提供的是人家的訊息,最後卻變成個人記憶。我曾向阿忠問道:「這是算是莫兆忠劇場文件展嗎?」不算。他說文件裡面有些是他收集回來的,有些是別人捐出來的,有些劇他當年也沒看過。
原來,當一個社會整理資料的資源不足時,集腋成裘的記憶碎片竟不經不覺為劇場歷史組成重要的佐證,在整理展覽資料期間,也仰賴「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翻查舊時的剪報和劇評以「fact check」真偽,才得以整理出完整展品介紹。展覽第一部分將要結束之際,我們和演藝學院的學生做了個導賞,當中阿忠提到絕不想成為一本歷史書:「當歷史書只由一個人寫的時候,是一件危險的事,歷史應該是要所有人共同去書寫。」用文字去陳述澳門劇場的發展固然是呈現歷史的一個面向,倘若能發掘更多文獻和物品側寫這個年代,必定令歷史的輪廓更清晰,也是這個展覽催生的原因之一。
場刊的未來
每個人對於作品都有不同的詮釋和理解,才會讓這部劇場史書更完整。我們在展覽第一部分中收集參觀者的關鍵詞,一窺他們的看法,希望於第二部分再次整理和呈現場刊。縱觀九○年代劇作的題材、場刊用紙、排版、演員卡士等,筆者會形容這是個土炮、大膽、前衛又多姿多彩的年代。劇團在場刊上擺放的團員合照、小遊戲、心理測驗,像是一本給親朋好友留念的獨立小誌,有些寫著導演和演員語重深長的話,甚至把對資助制度的不滿都記錄在案,有些則寫著無關痛癢的心情隨筆,無厘頭又可愛;設計師不斷挑戰材質、訂裝和排版方式,全都是舞台背後創作人與觀眾溝通的另一扇門,內容也極其重要。
早前看到劇評人把展場形容為停屍間,某程度上確實是如此。當年的劇本、設計、台前幕後的人等,大概不能一模一樣的完整重生過來。文件打開過後,要如何收好保存?誰會按下一組鍵:⌘+S,去建設劇場大數據這個「三峽工程」?今天的文獻比以往容易廣傳,但卻無人整存。近年場刊大都趨向電子化,相比唾手可得又可棄的實體場刊,沒錯是比較環保,人人也可以透過網址或二維碼取得,但似乎只是沒印出來的檔案而已,而即使被分享轉發過數十萬次,演出資訊也未能有系統地轉化成一則則索引或有效率地被翻查。閱讀形態轉變,但電子場刊與紙本場刊不一定要互相取代。如「足跡」本年度的演出《安娜與蘇珊》就把場刊設定售價,不論攝影、設計和印刷都十分完整。以更精緻的紙本,彰顯作品和場刊本身的價值以吸引收藏,不致於讓場刊淪為廢紙。另一邊廂,電子場刊的靈活,又可否帶來更多可能性?與觀眾互動?直接把資料變成有用數據?連結更多延伸活動讓人對演出或劇場有更深入的認識?⋯⋯還是把腦袋放空留白,期待下個演出會帶來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