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小劇場《Project D》: 也許是街舞切入藝術的本地演出中最有趣的探索
一提到「街舞」二字,立即浮現在腦海中的是各類街舞的形式,如Breaking及Popping的專有名詞及一系列難度相當高的動作,或如「對戰」(Battle)之類著眼於當下刺激的活動。總之,一般都會聯想起外放的身體展現及即時的感官體驗。近幾年來開始,有以街舞活動為主的團體嘗試將街舞作為切入藝術演出的手段,如澳門舞者工作室的街舞劇場《牡丹.吉祥》和《男人搞乜鬼》,及澳門街舞會的《水》等。這些演出將各種不同類型的街舞舞者結合演出,試圖探索社會議題或營造更強烈的視覺效果。
相比起前述在文化中心劇場的演出,在曉角實驗室舉辦的街舞小劇場《Project D》無論在規模或形式上都未有大破大立,卻在表演形式和內容的探索上往前走了一步。《Project D》由兩個約30分鐘的舞作《Chilling》及《我們都不能完美》組成,反映了強調展現身體及感官的街舞表演在劇場的可能性:前者圍繞一般人的生活,兩位舞者的街舞動作主要展現他們的友誼,內容輕鬆有趣;後者則嘗試將街舞動作、中國舞動作及一般生活的小動作置於演出的中心,相形之下顯得抽象。
《Chilling》由一港一澳兩位男舞者Kelvin Lam及毛偉航演出男人之間的友情。演出先以兩個舞者預錄的旁白簡介及他們對生活或友誼的看法,然後以舞蹈動作切入他們的生活片段或想法,如一起外出玩樂的時光或將「水」流動的形態與友誼連繫起來等,點出舞作的主題。在演出之中,兩位舞者的動作模式及方向基本上相似,接近鏡像反射,產生如孿生兄弟的連結,視覺上強化了他們要觀眾相信的深厚情誼,同時容易感受到他們的身體及情感連結,令人精神一振,會心微笑。儘管如此,由於整體演出內容偏向強調舞者的本色演出及生活段落,並沒有太多創作人對特定人事物的觀點,如果往後未能繼續發展出更深入的探索,相信只要多看幾次就會容易出現審美疲勞。
另外一段舞作《我們都不能完美》則由美國街舞舞者Raphael Xavier及本地舞者鄧詠華和葉恩強,和有演員背景的莫群莊創作,旨在通過背景不一的舞者互動,突顯「人無完美」的概念及對舞蹈及肢體動作的探索。相比《Chilling》,《我們都不能完美》野心更大,探索肢體的意圖及欲闡述的主題也比前一段舞作更為明顯及豐富。演出開端,葉恩強以類戲劇的方式介紹莫群莊出場,莫則以跑動及聲音演出葉講解的生活小事。此後,鄧詠華出場,與兩位演出者一同做出對動作本身作各方面的探索,也藉口旁白突顯題旨,大意為:「動作是透過身體表達的方式,是一種機制,甚至物件也可被視為動作。」肢體探索在這個時候與思考結合,可看出創作者嘗試將動作構成的演出帶到語言討論的層面,街舞動作不再是僅作展現難度的方式,而可以是藝術演出的一種手段,甚至是主題。此外,一般生活的常用動作,如跑步、抹汗等,也能夠作為舞蹈演出的一部分,而不限於認知中舞蹈員的動作,如芭蕾的旋轉等。尤其突出的一段是三位演出者玩輪流領舞的遊戲,莫以聲音變化,另外兩位則以動作作為表現的方式,使他們都能各自發揮擅長的演出手法。在這裏,演出是舞不是舞也不再重要了。
雖然此舞作探索的問題無論是深度或寬度都較《Chilling》豐富,但是要在30分鐘的舞作中試圖處理多焦主題,多少還是有力不從心的問題。在時間限制之下,各個段落之間的連結零碎,偶有啓發的靈光,整體卻未見創作者明顯的觀點,很是可惜。另外,由舞者的表現看來,相信僅有鄧對主題的了解及掌握比較穩妥,另外兩位要不就是對演出的實際內容尚未了解(此實屬非戰之罪,畢竟探索表演形式的戲劇演出在本地已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說舞蹈演出有何參照點了),要不就是因劇場演出經驗不足而呈現過度緊張的狀態。
總而言之,繼各個在文化中心劇場上上演的街舞劇場之後,《Project D》雖然規模甚小,但呈現的內容並不亞於前述演出。兩段演出《Chilling》及《我們都不能完美》分別代表街舞劇場切入藝術演出的可能性:前者以街舞訓練的背景作為手段,主軸強調友誼及生活這些較易令觀眾聯想的內容;後者則著重探索表演形式本身,更為抽象及強調思考。然而,兩個演出都有各自的癥結:《Chilling》的內容並不足以令演出發展得更深入;《我們都不能完美》的聚焦點在短時間的舞作中顯得過多,令演出整體無法帶出清晰的觀點。最後,無論這些探索能否使街舞在藝術演出佔一席位,這兩段演出在本地著重與眾同樂的街舞演出中,都是相當有趣的別樣嘗試。期待創作人能繼續探索,真正發展出不囿限於展演演出(Showcase)的藝術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