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與不懂之間──評《無聲頻道》
默劇,表演者不使用語言,透過身體(形體)動作,表現不同的情緒、情節或故事,有時表演者亦會因應不同情況,發出單音的聲音加以配合。根據網路資料[1],手語,是一種同時配合口形、表情、肢體動作來表達的語言,是聽障社群普遍採用的溝通媒介之一,因應本身社會文化背景,各國發展出屬於本土的手語,而現今全世界有數百種手語在聽障社群中被使用。兩者相同之處,可說是其目的──讓觀者(欲溝通的對象)透過肢體動作去明白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感受和情緒等;不同之處,則是使用手語作為溝通途徑的人需要專門去學習。這次《無聲頻道》,導演塵雅正將上述兩者結合,試圖讓觀者(觀眾),透過觀看這兩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將理念及想傳達的訊息、以及如她所說的「聾人文化」,與觀者(觀眾)作交流。
演出一開始,導演安排一位「主持人」,透過語言(說話)與觀眾率先打開交流,並且引導觀眾了解如何用手語做出台上演員的名字。這個「開場白」,觀眾可以嘗試親身做手語,但這也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如何讓所有觀眾都願意參與呢?要是觀眾沒有參與,會否破壞了原本導演的好意?接下來,觀眾正式進入一個沒有語言的世界。沒有語言,如何支撐大約四十五分鐘的演出長度?除了燈光製造氛圍外,音樂便是一個重要的元素;而這個元素,正正配合接下來的「遊戲式」演出風格──五位身穿單一顏色服裝的演員,以自己的手語名字玩遊戲──透過像電動遊戲機般的音樂節奏,讓這個遊戲變得有趣,亦突顯遊戲的概念。這樣的遊戲概念,亦幾乎貫穿整個演出,有些演出段落,觀眾更可參與其中。例如一段較有故事性的演出,兩名住在對窗的男人,其中一人發現對方的家發生火警,便用各種身體動作告訴對方,卻未能成功,於是邀請台下的觀眾協助,讓發生火警單位的男戶主得以脫險。
適逢這次的演員當中部分是聽障人士,加上以默劇作為演出形式,因此吸引了不少聽障人士前來欣賞。演出當中的一個段落,導演使用了錄音形式(內容是不同人說的話),再利用泡泡球被吹氣會爆破的特點(這個泡泡球會由舞台演區被拋到觀眾席),表達人與人之間用語言溝通時的「謊言」、「非真心」或「不誠實」等內心獨白;筆者在想,這段演出在聽障人士的眼中,究竟是怎樣的風景?
這次演出的場地,安排在文化中心一非正規演出場地「.ART」內舉行。舞台分成兩大區位,分別是觀眾一進場看到的單面式舞台,以及後來進入的三面舞台。觀眾於觀演時可坐在軟墊上(因應部份觀眾需要,場內亦安排了椅子),按著「主持人」、演員的動線等引導下,轉換觀眾席位置。但由於軟墊的厚度與舞台的高度有一定距離,當觀眾坐在接近舞台的位置觀演時,實在是有點辛苦。而前文提及到,整個演出的「遊戲式」演出風格,在看完整個演出後,筆者更覺得這次演出像是一次嘉年華、或一個戶外版遊戲節目,因此在場地選址以及觀眾席的安排上,「.Art」是否一個好的選擇?
與一些觀眾談及這個演出,最常拋出的一句話是:「我看不懂。」這句話也是筆者在欣賞舞蹈作品時最常聽到的。以筆者看來,默劇一般以模仿生活的動作去表達想說的人、事、物,因此它不像舞蹈那樣有不同的舞種較易讓觀眾分類,默劇動作一旦模仿得不夠仔細或沒有找到重點──某種讓觀者一看就懂的身體動作時──去模仿,就會較容易落入「看不懂」的下場。或許默劇這種表演形式,在澳門的創作人與觀眾當中,仍在所謂的「看懂」與「看不懂」之間尋找平衡,而這次《無聲頻道》的演出也不例外。
[1]網路資料來源:http://www.sign-aip.net/tc/hand/hand.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