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境作業》的未竟之業:持續發展、翻譯及了解
石頭公社近年作品大多關於特定群體的敍事或意象,如2016年聚焦自閉症患者的思考的《完美的一天》、2018年的階段創作《民工與我》及身心障礙演員劇場《世界和我怎麼樣》、本年的民工紀錄劇場《勞動的人》及《世》的延續作品《未境作業》。當中可見該團創作人對特定群體持續追蹤、思考及創作的韌力。
回到《未境作業》。此作的源頭來自創作人莫倩婷自2016年在瑞士劇團Theater Hora於澳門藝術節上演《Disabled Theater》期間為本地身心障礙人士舉辦為期5日的《展「野」——藝術交流工作坊》中擔任翻譯及協調員開始。在該工作坊中,瑞士演員及本地演員透過「簡單的遊戲及模仿學習,作出較具水平的即興創作」(註1)。他們之間誠懇的身體及表演交流令人動容,完全以展示他們的能力,而非常態性慈善演出中強調展示他們「也可與一般人一樣」的「展能」。2018年,石頭公社與本地身心障礙人士合作,共同排練及演出《世界和我怎麼樣》,透過導演編排演員的故事及對特定題材的探討,「導演巧妙地在展示身心障礙人士的進程中,將較困難的問題帶給觀眾,如演員修正故事的主動性、對愛情及性的憧憬及想像等,將這些人的動能在故事架構中盡量交給他們,平衡作品編排、演員表現及受眾觀點。」(註2)
建基於2016年起與身心障礙人士的合作及創作基礎,2019年年底,石頭公社與Theater Hora的團員合創《未境作業》,將《世界和我怎麼樣》的導演觀點及故事架構再度調整,讓身心障礙演員的表演及敍事進一步成為演出的主體。從創作精神面作考慮,我認為每一個創作者或觀眾都應該看這個演出。該團持續在身心障礙人士表演的路上探索,既延續該團關注特定群體的方向,也使該群體可以持續透過藝術實踐尋找個人或機構發展的路向。
《未境作業》說白了就是將兩地演員在創作工作坊中實踐的內容作結構上的整合後呈現在觀眾面前,瑞士的Chris Weinheimer及莫倩婷兩人則從旁作多語翻譯。基本上,多段演出均以演員講述特定故事或執行特定行動為主,如我仍有印象的是Noha Badir與麥炳康互相指揮對方搬椅子圍成圓圈;蘇耀濠絮絮不休地講述到內地祭祖的過程及細節,以及兩位翻譯面對「奠酒」或「乳豬」該如何詮釋的困惑;Matthias Grandjean講述他對香港過往天災及現今社運的聯想;一眾演員共同演出合創的《黑心皇后》,講述黑心皇后逐一殺死親近的人及侍從等,盧美恩飾演的皇后及一眾演員當下的呈現頗為惹趣,配合當下香港的情境卻饒有意味。
有趣的是,與《世界和我怎麼樣》每段均有一個如性或愛情的個人議題相比,《未境作業》在演出鋪排上更集中在演員的絮語,消解了一般劇場演出的戲劇性,轉以演員自發的話語及行動擔起整體流程。故此,演員的表現會出現更多較難預料的不確定性,而這個特性正正開啓了與觀眾自身對話的可能,逼使觀眾也跳脫常態性的觀看方式,如帶有特定期待進場觀賞賞心悅目,對白及情節均交代清晰的戲劇表演的邏輯。
雖然演員表演內容是是次演出的主體,但是實際上,因各演員的身體或心理情況,在語速及表現的節奏都有異於常規劇場演出時,就算不是出於語言隔閡,我在觀賞本地演員演出期間都會處於依賴翻譯的情況。此外,細碎的段落也會使絮語更難打動觀眾,並進入他們的心坎,產生理性上可以分析推斷,感性上卻難以通感。故此,我會認為本質上他們的表演作為獨立主體時仍然難以讓常人理解(這倒是反映了現實),翻譯的角色某程度上是必需的。我必需承認的是,在理解身心障礙人士的「大愛」立足點及實際上了解他們演出的內容之間,仍有一條縱使逐漸拉近卻仍舊巨大的鴻溝,更遑論了解終日重覆的生活的狀態或困境了。
不過,藉著這一系列演出,我們這些常人以藝術之名,與創作人及演員一同走上了名為「了解」的無盡之路。這段一步一腳印的路也許永無終結,卻是走向真正共融社會的希望。
註1:見2016年「澳門藝術節」延伸活動簡介(https://bit.ly/37D4BA6)。
註2:拙文見2018年劇場閱讀第42期〈《世界和我怎麼樣》:聽見他者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