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劇場遇上社區導賞——談藝術節三個本土作品
本屆藝術節中,筆者觀看了三個本土作品,分別是《路.遊.戲》、《從記憶看見你》及《大堂巷七號睇樓團》,在社區藝術的前設下,三個作品都有一個突出的共通點,就是相當程度地結合了社區導賞的元素,甚至有了一種「導賞為體劇場為用」的感覺,當然劇場演出與社區導賞之間沒有對錯之分,但亦無礙劇場與導賞成為一個值得談論的議題。
藝術的純粹性是個由來已久的問題,劇場藝術亦如是。當社區導賞與劇場藝術結合起來,作品難免賦予一個明確的目的,就是向觀眾推廣社區,然則各種劇場效果會不會成為為此服務的一種手段,而預設的框架又會否成為創作過程及觀演過程中的某些掣肘?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在《路.遊.戲》及《從記憶看見你》中,創作者選擇了以較原始的方式展現口述訪談的內容,其中《路.遊.戲》甚至使用導賞機並配置了一名導賞員,令作品在光譜上更傾向社區導賞的一端,社區導賞與劇場藝術之間呈現出一種後者服務前者的關係;而《大堂巷七號睇樓團》則不然,雖則作品亦有敘說盧氏家族史的任務在身,但當中的劇場效果尤其是光影效果更像是脫離於內容獨立存在的個體,燈光設計師在當中掌握了相當話語權,在內部結構中形成矛盾的張力,其作品的取向與《路.遊.戲》相比,頗耐人尋味。
除了呈現方式之外,這幾個作品亦令筆者深思社區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劇場工作者在當中化身為社區代言人,表面上以保存記憶為名,但內裡更多的是為社區發聲,保存記憶是對內之事,但在發聲則是對外而言。事實上,筆者的工作亦與這些社區文化活動有關,在接觸如路環、雀仔園、沙梨頭等舊社區居民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居民們除了以社區的歷史文化自豪外,更往往有一種急於表現的態度,彷彿自己的社區總是不夠被全體市民所重視一樣,不禁令筆者細思,這些社區藝術的劇場演出,到底是為了向觀眾傳達一些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訊息,還是為了滿足社區本身的文化自豪感?
劇場是演人的故事,而社區則是人所生活的地方,以此看來,劇場與社區的關係遠比筆者的淺思薄想來得深厚得多,在社區藝術愈發蓬勃的當下,如何拿捏劇場與社區之間的尺度,釐清雙方的立場、表裡、主次等問題,避免劇場淪為社區的一種廣告,以及社區成為劇場消費的對象,應是本澳劇場界的課題之一。《路.遊.戲》、《從記憶看見你》及《大堂巷七號睇樓團》等作品雖然可議之處甚多,但亦不失一次重要的嘗試。
#作者為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評論搭檯」計劃「駐節評論人」
原文於2021年6月21日原載於「論盡媒體」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評論指導︰盧頌寧、鄭冬、杜國康
演出:從記憶看見你
團隊:梳打埠實驗工場藝術協會
場次:2021年5月2日 20:30
地點:沙梨頭土地廟前
演出:路.遊.戲
團隊:夢劇社
場次:2021年5月3日 10:30
地點:譚公廟前地
演出:大堂巷七號睇樓團
團隊:李沛榮、李淑雯
場次:2021年5月14日 21:30
地點:盧家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