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觀演筆記(下):線上演出、潛力新作、匿名意見
4. 線上演出
線上演出的概念也許非源自疫情,但多半也是因疫情所致,直接促使創作人思考在難以預期實體演出的時代,如何在線上繼續發表作品。印象中大部分都是發表演出錄影,而在創作上有就線上模式思考的除了足跡於前年上演的劇場影像演出《安娜與蘇珊》及石頭公社以本地及瑞士身心障礙人士為表演主體,結合會議軟體ZOOM作跨域實時演出的《未境作業.拙敗之慾》。
去年唯一一個完全於線上發生,而我有參與的演出,就只有石頭公社的《我們的娛樂至死新世界》了。整個演出均於會議軟體ZOOM上進行,演出改編自反烏托邦文學,如《美麗新世界》等,大致上是觀眾需就主持人的分配,由觀眾決定參與人類的去向。演出的形式本身成為了雙面刃:作用一個徹底打破劇場結構的演出,演出的方式卻維持在創作人及觀眾的二元角色中。觀眾的實時互動只可基於創作人的決定,而觀眾的介入則置之不理。一方面這反映了實時互動,變因極多的劇本比常規劇場演出的劇本更複雜;另一方面也揭示實時互動的表演形式需要新的互動邏輯,拒絕納入觀眾的反應,結果是觀眾會更快認知演出中所提出的人人平等的訊息,實質僅為連在一個會議群組中都無法落實的言語的殘酷現實。
5. 潛力新作
一系列的階段創作或新作發表也沒有缺席,如澳門舞者工作室較集中探索街舞動作語言轉化的街舞劇場《Project D》、詩篇舞集每年集結青年創作人發表創作的《2022澳門當代舞展及交流平台》、四維空間《獨立構造》的類似發表平台、兄弟班藝術會發表的女子單口喜劇情演出《OMG! 求戀期》及夢劇社的2022「原創劇作孵化計劃」讀劇演出等。
劉嘉騫在《Project D》發表的街舞舞作《伍陸柒捌》題目就是平常練習的數拍聲。整體呈現不錯,從一開始只有背心內褲到最後穿得整齊地表演,編舞刻意地用手擠出表情,到名為「0」到「3」的分段,都可以看到創作人對他想表達的,或是我看到的成為一個人/表演者的「Becoming」概念有一定掌握,期待之後的創作發展(如有,因為街舞舞者的創作及表演不太以此為主)。
王桂敏分別在《2022澳門當代舞展及交流平台》及《獨立構造》發表的作品《美好的日子》及《棲息地》也有其可觀之處。前者為獨舞,場內只有孤身一人,隨著她的舞動及音樂,我走過房間、舞池、內心及出口。老派的衣著、爵士樂及仔細的舞動,自娛也娛人,我腦中想起的卻是一首輓歌,為那些我們因為世事變幻失去的日子及時間寫一首悼詞,如在戰地彈琴或疫情中拉小提琴的感覺。後者則為雙人舞,一開始只有女舞者的演區空地象徵的原生土地,及她從演區中間的窗口中拔出來的巨型紅白藍膠布象徵人工土地的對比。男女舞者運用儀式舞蹈及摹擬動物的動作作為某種召喚土地的精神,及男女身體的力量及質感的對比也足夠令人印象深刻。她的創作非常個人、純粹及視點與多數作品均有差異,是我認為可以繼續觀察後續的因由。
黃嘉麗自導自演的獨角輕喜劇《OMG!求戀期》則可謂獨一無二。近五年我看過的所有本地劇場演出中,我沒有想起一個類似的。演出以其自身故事出發(場刊註),創作出一個百無禁忌,大講女性戀愛及性生活的演出,由萬年單身、第一次發生性關係的驚愕、為尋找男友而做的努力,到最後意識到自愛(性或生活也是)其實也沒甚麼不好,為觀眾同場加映性玩具大全。演出的重點是娛樂,且絕大部分均以口白交代。故此,其說它是一個劇場演出,不如說它接近單口喜劇,輔以台燈聲之類的舞台元素。如去除那些會打斷節奏的快速換裝時間,將時間與精力集中打磨劇本(如笑點的節奏及語言的把玩等),相信效果會比現在更為突出,整個演出也更能到處走跳。
最後,梁樂瑤及謝斐陳在「2022原創劇作孵化計劃」讀劇演出發表的劇本創作《聖母大遷徒》及《_intoTheWonderLand_》讓人看到本地劇作人豐富的想像力。
《聖母大遷徒》講述一個東西方宗教並存的地方,聖母院被炸觸發神話中的海嘯,聖母們出逃到沒有媽祖的媽閣廟扮媽祖,再遇上人類製造,聲稱科技神但為空心老倌的摩西一號,最後信眾恐慌中,聖母們挺身而出,但也變成了石頭沉入海底。千萬年後,石化聖母被人尋獲,並成為休閒綜合體的賣點。簡單點來說,它就是信仰失陷的時代中的眾生狂想曲。三位(一體?)的聖母,消失的媽祖,空心的摩西一號,統治階級毁滅宗教的無情,信眾的盲目,由演員們精準的聲音演出組合成一首頗具音律節奏的讀劇演出。它沒有指明地點,但觀眾大致都能猜到是澳門。觸及歷史、宗教、文化的劇本卻能雅俗共賞,實屬難得。
《_intoTheWonderLand_》則描述近未來,具有仿生人(即人造人)的不明城市空間中,各類角色及仿生人的生存故事,如仿生人樓宇女經紀在使用「潛規則」討好客人中發掘對性的欲望;仿生人代孕及照護服務的仿生男女對親情及愛情的理解;仿生人警探被只有腦袋未被機械改造的人類質問後,對生活的渴望;及仿生人們討論靈魂及死亡的概念等,並學會扮成智能低於人類才可保命的「超越」能力。基本上每段劇本的對話及場景設置都非常具體,是可以直出《黑鏡》劇集的程度,搬上舞台的話也能引起話題。如果使其與現有科幻劇集或電影區分話,如有在地元素的可能,及舞台上視覺化的難度,也許是這個劇本需要考慮的問題。
6. 匿名意見
最後,因為「我不?櫈:澳門劇場電影評論台」的Facebook群組及其引起對匿名評論的評論,我在《評地》上寫了一篇文章,詳見其網站中刊登的拙文《對「匿名意見」的意見》。基本上重點是澳門的實體公共討論空間大幅限縮,形塑意見及思維的模式轉向線上。?櫈群組作為社交媒體討論平台的代表,包納各類意見,且發表者可隨時變更交流的幅度。
另一個影響發表內容的是毫無根據的相對主義。評斷是主觀的,但發表時就存在了,而非某個未知的時代。當下作品的好壞、它的優劣,都是可以用語言被論述及定義的。重要的是這些評價是基於什麼的思考邏輯而得出的。如認同各自表述,毫無交集的討論模式,我們就失去了求同存異,僅捨難取易,求異廢同而已。
以上僅為本人拙見,其實還有更多的演出或現象或因各種考量而難以盡述,如下:
1. 劉沛麟嘗試創作講座演出(Lecture Performance)的未竟之業;
2. 破藝術工作室於去向未明的澳門城市藝穗節中發表極具創意的特定場域(Site-specific)作品;
3. 澳門舞者工作室持續結合街舞與劇場的受眾;
4. 梳打埠實驗工場藝術協會創作關於老去的題材,耳目一新的集體創作;
5. 在作品徵集模式中脫穎而出,或叫好或叫座的各家佳作;
6. Bookand…Cafe作為新興演出場地,等等。
期待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