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劇場本身已是虛擬實景 ——評虛擬實境劇場《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
本屆澳門藝術節演出《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是結合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下稱「VR」)技術創作的劇場作品,改編自卡爾維諾的著作《看不見的城市》。演出分別以真人劇場演出和VR探索兩個部分相間進行:一方面,觀眾觀看三位演出者演繹——旅人馬可波羅和大汗忽必烈的對話,討論帝國版圖上的城市;VR方面,觀眾需要帶上眼罩裝置,體驗那些和故事相關的虛擬城市和場景。
當虛擬實景再引入虛擬實景
近年VR大行其道,無論遊戲、展覽和電影等領域上,均有廣泛應用,部分VR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在視覺、聽覺和觸角上,為使用者提供沉浸式體驗。但總體而言,《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的VR畫面效果和互動性也不盡如人意。事實上,在此並非要求創作團隊做一款VR遊戲水平的劇場作品,但隨著VR的普及化,這已經是可以在家中擁有的視覺體驗,觀眾對此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
而觀眾進入劇場,其實本身已是進入了一個「虛擬實境」:在一個建構的空間中,由創作者提供各種與現實關聯,但又並非完全一致的體驗。所以在劇場中再引入VR技術,而在有限的預算費用、製作時間和場地空間上,應該需要進一步思考採用VR進行創作時,其實期望讓演出達到什麼樣的藝術效果,或者是如何服務劇情等因素。
在觀看《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的過程中,一直在想劇場敘事如何和VR有效結合得更好。首先在這部作品中,VR的應用反而讓觀眾限制了想像。馬可波羅和忽必烈的對話,在不斷質疑和辯證的過程中,帝國版圖上「看不見的城市」有一種曖昧不清的神秘感。但當觀眾通過VR看到的城市,很多以簡單三維模組的視覺效果呈現,例如水城威尼斯、霓虹街景融合科幻元素的城市和大型主題樂園等城市景觀,一方面過於簡單欠缺說服力,同時也固化了我們對那些城市的刻板印象。而作品也比較貪心地呈現多個VR場景的「風光」,在戴眼罩和摘眼罩的過程中,反而大大削弱了觀眾對演出的耐性,也導致這個演出節奏斷續零碎,觀看VR的效果如不斷替換城市風光幻燈片。
另外,用VR看文字敘述很值得商榷。演出其中一個VR場景是一座展覽廳,當中的雕塑展品可以讓觀眾參詳文字解說,部分是演員演出的對白文本內容。然而「媒介即是訊息」,觀眾理解訊息時會受到其媒介的傳播方式影響,因此每一種媒介都有其獨特的敘事語言。VR本來是將動態影像極致化的工具,而文字是靜態的、平面的符號,兩者在本質上已經有很大差異。而觀眾戴上本身具備聲音導航功能的VR眼罩,沉浸在容易讓人產生眩暈感的媒介中,閱讀文字顯然不適合。
舞台設計有效輔助虛實結合
對比VR的「虛擬」,《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的舞台「實景」,卻拿捏得更為精妙。對照官方宣傳影片的舞台,本次在澳門上演的2.0版本的舞台,是為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這個場地而重新設計:以場地中心架起多張正方形的透明玻璃台,形成一個矩陣的舞台,觀眾席則被玻璃舞台分隔兩邊。每個觀眾席鋪上一塊正方形的白色地毯,和黑色地板剛好營造出如國際象棋的棋盤圖案,觀眾在坐席上就如棋盤上的棋子,而被舞台分隔兩邊對視,就如對陣的兩方陣型,映襯馬可波羅與忽必烈在舞台上的思辨博弈。最後一段VR體驗中,觀眾可以透過眼罩半透視的功能,用灰階像素「看穿」眼前的劇場空間,和正在展示的VR法院空間的重疊、也可以看見周圍觀眾的張望,還有看見演員在「棋盤」上的遊走。舞台強調線條的突出、黑白圖案的強烈對比,以及「虛實」可以有效結合,有賴於巧妙的舞台設計。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以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為創作藍本的本地劇場作品,曾經在2016年的「足跡小劇場演書節」中上演。當時由劇場設計師杜國康和文字工作者馬慧妍聯合創作的作品《速.城》,詮釋同一個文本,也同樣在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中上演。還記得當時在演出中,演員打開黑盒劇場內的窗戶,外面就是車水馬龍的澳門南灣中心地帶,從劇場所描述城市的「虛」帶到現實城市的「實」,讓人印象十分深刻。因此,當現在更多科技手段進入劇場時,而劇場本來就是一個虛擬的、建構出來的實景,如何做好結合,可能還需要更多實踐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