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萬大事有 UFO》的「水土不服」感
演出大綱(截取自演出場刊):
「上世紀 90 年代,人們對 UFO 和外星劫持事件關注度高漲。像《X 檔案》一類的節目、「外星人解剖」片段等,都曾在黃金時段放送。劇本的撰寫正值那個年代,講述七名亞裔美國人(中國人、菲律賓人、日本人和泰國人)每週都會聚集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個婚禮教堂頂上守望不明飛行物。透過等待這個『 #奇跡』,迫使每個人直面壓抑的個人問題!」
劇本為泰裔美國劇作家 Prince Gomolvilas 的著作,雖然沒有看過原劇本,但看演出介紹知道是次演出劇本只改了語言,並沒有移植空間。由於這是一個有強烈時代性和地域性的劇本,不同於一些時代和地域只用作背景交代的翻譯劇本,時代和地域會影響到人物角色設定的合理性。原劇作文化歷史背景的差異,觀眾如果沒有背景知識很難理解,致使觀眾產生一種抽離感及無法代入。但譯者的任務不是要令本地觀眾立即熟悉自己的作品,而是保持原作的「陌生感」或「外來感」。譯者可以透過傳達劇作家的特殊心靈狀態、揭示作品中隱含的見解及不慣常的感受來做到這一點(註2)。在這個劇本中保留了「上世紀美國」和「亞裔美國人」的設定,以凸顯移民者在外地所面對的情境並傳達劇中如等待、信仰、愛情、生活和生存等議題的觀點,筆者十分同意。但劇本文本其實只是「半個呈現」,另外一半有待演出來完成。在不更改時代和地域背景的設定下,劇本的演繹和呈現直接影響了觀眾的理解。在舞台呈現中,觀眾只能透過演員的口語來了解這齣戲的情節與內容。
本劇的比較強烈的「水土不服」感倒不是翻譯文本引起的,而是作品裡反映的美國移民華人境況變遷,在導演的處理下沒有在本土呈現上得到共性的回饋,即本地人對於美國上世紀華人移民遭遇的感受並非那麼強烈。特別演員呈現時傳遞出來的感覺是他們都沒有深信自己就是這個角色,沒有真正代入到這個角色裡,用角色經歷的情感去說話,他們反而有一種令人覺得很努力地在融入劇本的感覺(像劇中角色很努力地融入外國生活的感覺雷同),但他們呈現的這種不適最多就是令演出信息無法有效地傳遞給觀眾,不至於帶出劇中角色的處境。而劇中所表達信息,如等待、信仰、愛情、生活和生存等議題,都必需要代入這些角色中才能感受到,否則只是把觀眾抽離開。劇中對於台詞的處理,雖然帶著情感和年齡詮釋,但缺乏了不同的節拍。這裡的節拍是指角色在不同遭遇的影響下,於經歷的闡述方式和角色間的對白應當是不同的。不應只是使用符合語境的情感和配合人物年齡的變化去做處理。再加上內容翻譯成粵語後,本來已用台詞(例如:「從菲律賓來到美國」)及服飾道具去交代角色的國籍背景,但又要夾雜角色各自國家的語言,更顯一種一群亞裔美國人在美國說粵語的突兀感。無論台詞怎麼轉換,與整體故事脈絡和精神本質,或多或少,仍留有格格不入的縫隙。
- 藝民共生系列. Available at: https://sites.google.com/view/dirks-ufo (Accessed: 25 January 2024).
- OOI, V. C. H. (1980). Transcending culture: A Cantonese translation and production of O’Neill’s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The Languages of Theatre, 51–68. https://doi.org/10.1016/b978-0-08-025246-9.5001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