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身體、非人——談第三十二屆澳門藝術節的本地劇作(下)
如果《消失的身影》和《九聲》都在戲劇語言中強調肢體語言的呈現,那麼由舞蹈團體詩篇舞集創、製的《舞.渡.海》,卻是在舞蹈語言以外,加入大量「旁白」。梅卓燕(香港)、二高(廣州)、何雅詩(澳門)三位編舞圍繞「望海」此一主題,各自編出一段舞作,並意圖以具連貫性的舞台符號串連成一個完整的作品。海的意象,在這三位編舞身上各有各的展現,第一及第三幕都是集中處理海的實體形象,用顏色、動態、環境聲效,甚至梅艷芳《似水流蓮》「望著海一片」等各種舞台語言都運用到了,第一幕以藍色的布幅為主體,布在三位舞者的帶動下,呈現了多變的形態,或柔或剛或捲起或覆蓋,海的變幻幾乎是不說自明,而舞動當下還加上了一段英語獨白,那隱約不清的話語,配上舞者細緻的動作,力量幾近互相抵消;第三幕以舞者爬上竹搭的觀眾席上開始,也是三個舞作中運用這個竹觀眾席最多的一個,作為演出場地內最巨大的附加物件,在這時才成為整晚演出的物質語言,成為演出的一部份。竹與表演之間的關係在澳門一般見諸土地誕神功戲,以竹搭成觀眾席過去在雀仔園土地廟或媽閣廟前也有出現,竹棚與海的關係自然聯想起媽閣廟、路環譚公廟戲棚從岸邊搭到水面上,只是《舞.渡.海》並未將竹、海之間文化記憶與符號有效地構成演出的語言,空有鄉愁卻未能與表演語言相連結。反而第二幕的演出,完全無意呈現海的具體形象,竹幾乎沒有進入編舞的想像世界中。看舞者服裝的色彩即記起二高表演的其他作品,似乎是他的簽名式了。這次雖以「望海」為題,二高卻不甘以身替海,反而從海的流動性延伸到鄉愁與差異,在舞蹈語言以外,加上舞者的說白,也播放訪談畫外音,凸顯即使在華人的地方,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語言、生活方式的差異,海轉化成流動、漂移等意念,也呈現出文化身份的不確定性,只是這些說白與畫外音,卻與演區中連續不斷的動作語言找不著太多關係或反差,創作概念彷彿在「台詞」中已完成,舞蹈語言沒有與口頭語言加乘出更多思辯空間,變得可有可無。
非人︰抽象的語言
《消失的身影》、《九聲》、《舞.渡.海》以說白與肢體語言並進,呈現出「說故事」、「對白」以外的當代劇場風景,而足跡的《嘉路士一世》則完全將「語言」由燈光與音聲負責,在沒有演員的劇場之中,肢體動作、演出動線都由觀眾來完成。跟2020年的首演版最大的不同,是藝術節版的《嘉路士一世》增加了觀眾於媽閣舊政府船塢外的街道上行走的部份,整個演出分成三個部份,一是從回望媽閣舊船塢的行人道上開始,觀眾戴起耳機,聽著同步的音樂與聲效行走。一直經媽閣廟走到第二部份,這部份在海事工房1號戶外空間,第三部份是海事工房2號的室內空間(從後台通道再進入大倉庫)。其中第一、二部份是藝術節版本才增加的,第三部份雖然空間一樣,空間內的裝置和光、聲演出都跟2020年首演有明顯分別。這種沒有演員的技術劇場演出,在外地完全不是新事物,其實對照賭場內的燈光秀或旅遊局所舉辦的無人機表演,《嘉路士一世》在資源和技術配套上也只能是小巫見大巫,其分別只是在於對比燈光秀和無人機表演,它反過來刪除具「娛樂性」的部份,演出中沒有指引式的語言—例如台詞或形象性的聲效,在應該可以「打咭」的行走路線上—例如媽閣廟前地,放置沒有炫目效果的白光燈板,而且在這廣闊的空間中,這些白板可說是過份不起眼了,而到了演出時間最長的海事工房2號部份,在燈光與聲響的取態上,雖然兩者緊密互動,但都偏向冷調、毫不柔和與移情,甚至有點刻意沖擊觀眾感官的承受底線。燈光、音樂在一般劇場演出中,經常被視為輔助性質的元素,人的表演,尤其故事、台詞才是主體;然而在《嘉路士一世》中,燈光、音聲成了這個演出的主要語言,問題是創作人杜國康和劉志強都選擇了比較抽象的呈現方式,例如無人機會用燈光組合成文字或大眾熟悉的具體形象(大三巴、吉祥物等),但在演出中只有冷色系的線條與色塊;音樂上,首演時比較寫實的環境聲如人聲、海浪聲,在這個版本轉而以電子化的聲效作象徵,這些「非人」的語言似乎選擇了善於感性體驗的觀眾,演出的意義交由觀眾自己在曖昧的符號中自行想像與創造,同時也讓一般觀眾較難一下子投入,紛紛迷茫於冷酷異境。
當代劇場美學更像是建築起一幅流動的圖景,強調氛圍、能量,而不是故事、角色,從單純的口頭語言或肢體語言,轉而與台、燈、聲等各種劇場元素疊加與辯證,觀眾不是結論的接收者,而是意義的創造者。這樣的創作取向,澳門劇場早在九十年代開始已作出不少嘗試,不過以影響力而言,這類更趨近當代的劇場型態,能在本地文化名牌的澳門藝術節中出現才是重要的,它展示了本地劇場文化的包容性與創造力,也是提升大眾藝術鑑賞能力的契機,不是純粹迎合,而是在擴闊觀眾的文化視野。
演出節目:嘉路士一世
演出單位:足跡
觀看場次:2022年5月2日 20:00(總綵排)
地點:媽閣巴士總站 – 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2號
演出節目:舞.渡.海
演出單位:詩篇舞集
觀看場次:2022年5月20日 20:00
地點: 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1號